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十分重视开辟东北地区党的工作,多次讨论东北地区工农运动和建立东北地方党组织问题,1921年至1923年,多次派共产党员到东北考察联络。1927年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派陈为人组建中共满洲省委临时委员会(简称省临委)。1927年10月24日,东北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省临委,领导奉天、吉林、黑龙江3省党务工作。从此,东北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有了核心力量。

1928年1月,延边民间创办的进步报纸《民声报》派人到奉天招聘编辑人员。2月,省临委为开辟东满地区党的工作,决定在省临委第一期干训班学习的共产党员周东郊利用这个机会到东满地区,以《民声报》为据点开展工作。经人介绍,周东郊顺利应聘为该报编辑。临行前,省临委书记兼宣传部部长陈为人指示他“相机建党”,并随时汇报工作情况。此前,在东满地区的进步人士和朝鲜共产主义者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反日爱国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地区开展活动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周东郊来到龙井村,以《民声报》编辑、大成中学兼职教员的公开身份作掩护,秘密开展组建党组织工作。8月,经省临委批准,周东郊组建了中共东满区委(驻地在民声报社),成员有3人,周东郊任书记,刘建章任组织委员,赵志刚任宣传委员。后来,因他们3人分散在3个地方,不便开展工作,经请示,满洲省委派孙绂生、李别天到东满区委工作。1929年1月18日,周东郊因国共合作时期相识的国民党员刘不同的告密,被地方警察当局逮捕,送往伪吉林监狱,孙绂生、李别天被迫离开龙井村,东满区委遭到破坏。在党组织遭到严重挫折的关键时刻,刘建章挺身而出,主动接替周东郊继任区委书记。2月9日,刘建章在龙井火车站因携带传单被捕,尽管身份没有暴露,但还是以“共产党嫌疑犯”的罪名获刑1年,关押在伪延吉监狱。刘建章被捕后,赵志刚主动接替刘建章主持区委工作,但因警方监视甚严,区委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满洲省委曾派张光前到延边恢复党的组织工作,但未能改变局面。
北京香山慈幼院毕业生、中共党员李德保、郝全被分配到位于局子街的延吉海星小学校任教。他们以教员的合法身份为掩护,以学校为阵地,向师生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主张。他们还深入到北山村(今延吉市北山街道丹光社区辖区内)一带,与当地农民打成一片,以办夜校、举行故事会、秘密集会等形式,传播共产主义思想,宣传党的主张,积极发动群众,秘密发展党员。经过近4个月的努力,1928年8月,经中共东满区委批准,中共局子街支部成立。中共局子街支部隶属东满区委,共有7名党员,李德保任书记,金弼洙、金水、金振宇任支委委员。中共局子街支部是延吉境内建立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李德保与郝全成为最先在延吉从事建党工作的中共党员。
中共局子街支部成立后,组织农民协会,发动农民群众,开办农民夜校,教农民识字,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抨击反动当局统治的黑暗与无能,号召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反抗日本侵略者,推翻一切反动势力,建立独立民主的新社会。在局子街党支部的领导和发动下,延吉人民的抗日激情日趋高涨,反帝反封建斗争得到了空前发展。
1928年10月,延边各界群众组成抗路联合会,推荐延吉爱国人士赵锡麟、姜兆霖、关俊彦、刘彭龄等人为代表,前往省府吉林以及奉天等地请愿,反对修筑吉敦铁路,得到省内外各界人士的声援。延吉与和龙、珲春、敦化等地学生和各界群众不断集会,游行示威。11月12日、13日,延吉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学生在李德保的指挥下罢课,抗议校方勾结卖国贼、镇压学生,用马车和人力车把校长和学监押送至延吉火车站,将其驱逐出延吉,并在翌年成立延吉学生联合会,统一领导学生运动。延吉等地各族人民的反日护路斗争使得日军阴谋无法得逞,原本计划于1929年1月1日举行的吉敦铁路通车典礼的美梦成了泡影。
1929年2月,日本侵略者和地方当局在局子街一带展开大搜捕,镇压革命斗争,局子街党支部书记李德保,委员金水、金振宇等人先后被日本军警逮捕,关进监狱,局子街党支部遭到破坏,被迫于2月末停止活动。
中共局子街支部被迫停止工作的主要原因,从客观上看,是因为党组织在建立初期力量比较薄弱,缺乏对敌斗争经验。东北易帜后,国民党立即在东北大肆搜捕共产党员,党组织遭到残酷扼杀。从主观上看,忽略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三一三”反日示威运动、反日武装抗击日军“庚申年大讨伐”、反对修筑天图铁路等斗争,已经为建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但局子街党支部只在城镇、在知识界开展活动,未能真正在人民群众之中扎下根。
初审:宋依凝
复审:曹阳
终审:王军
